改革犁铧破坚冰,匠心服务树标杆。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关于深化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打造“微笑服务”品牌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营口市以一场全域联动的创新实践,在全市各县(市)区政务中心、专业领域分中心、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点三个层级,掀起了一场破壁赋能、精准触达、暖心服务的变革浪潮。
一幅以“综窗改革”为笔,以“智慧政务”为墨,以“人民满意”为底色,破除机制藩篱、解决痛点难点的政务服务全景图正徐徐展开,悄然重塑着企业和群众的办事体验,成为基层智慧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
效率革命:不动产登记“破速” 医保服务“破难”
为实现不动产登记“零等待”,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全面整合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创新设立登记受理科,强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模式,打破传统“专科专办”壁垒,将业务流程压缩至三项核心环节,实现大幅提速。针对继承登记、集体土地登记等复杂业务,专设窗口并制定专属规则,通过精简材料、容缺办理等方式攻坚克难,助力农村“三权”发证。改革后,新购商品房登记压减至3小时,抵押登记24小时办结,二手房交易时间缩短一倍,群众平均排队时间由1.5小时降至20分钟,基本实现“零等待”办证。
医保服务“急响应”。营口市政务服务中心收到营口百年购商贸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信中对医保工作人员的专业、负责与高效服务给予高度评价。据悉,营口百年购商贸有限公司在办理医保业务时,曾面临政策理解难、业务推进受阻等困境。医保工作人员始终耐心细致,用清晰易懂的方式逐项解读复杂政策,提供可操作指引,有效化解企业焦虑,为业务顺利推进打好基础。
2025年5月23日,该企业在医保申报中突遇人员信息不符、费用未到账等关键问题,直接影响员工待遇。医保部门负责人迅速响应,精准定位问题核心,并主动牵头组织团队前往自贸区大厅现场办公。工作人员积极协调税务等部门,打破跨部门壁垒,建立高效协同机制,对关键环节逐一攻坚。他们在严守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企业实际困难,在合规前提下优化流程、加快进度,最终成功解决难题,确保员工及时享受医保待遇,解除了企业后顾之忧。企业由衷称赞此举是其“最温暖、最坚实的后盾”。
智慧赋能:海牙认证“破繁” 帮办服务“破界”
在全球化加速背景下,涉外公证需求攀升。营口市持中公证处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微笑服务体系,开通海牙认证代办业务,实现“公证+认证”一站式服务,为群众跨国办事纾困。针对海牙认证流程复杂、民众自行办理难的问题,公证处涉外科依托专业团队与丰富经验,全程负责材料审核、公证办理、认证申请与跟进,保障流程高效。此前,市民王先生为孩子留学急需办理学历证书、成绩单的海牙认证,且时间紧迫。公证处涉外科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专人对接,安抚其情绪并指导准备材料,还加班审核整理。仅用10个工作日便完成全部手续,助王先生孩子顺利拿到留学文件,赢得群众高度认可。
跨界帮办“暖人心”。盖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微笑服务”融入日常,依托综窗改革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服务,积极打造高效、便捷、暖心的办事环境。日前,市民王阿姨前来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该事项权限属于营口市市场局。了解情况后,中心值班人员主动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协助联系营口市市场局,明确申请材料与流程,并帮助王阿姨完成线上申请和材料上传,全程核对确保准确合规。
之后,工作人员又多次与审批部门沟通确认、补充材料,并主动告知审核周期及电子证照领取方式,承诺待办理完成后可再来中心,由工作人员协助下载证件。王阿姨对盖州政务服务中心热情、专业、周到的服务表示高度赞赏。该案例充分体现出盖州市在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精细化方面取得的实效。
服务升级:上门办事“破距” 项目推进“破阻”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直分中心始终坚守“真情接待零距离、真心办事零差错、真诚服务零投诉”准则,将“上门服务”作为常态化服务重要内容,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5月22日,工作人员范志龙、刘文静提前备齐手续,分别为站前区阳光人家的刘女士与和心花园的刘先生提供上门服务。因两位申请人均患脑血栓,存在言语及行动障碍,工作人员耐心指导操作流程,同步联动分中心审核人员完成线上审核,实现公积金提取“秒到账”,以“零距离”服务化解特殊群体办事难题。
惠企引擎“高速度”。在营口大石桥市盛海化工有限公司建设现场,机械轰鸣、浇筑昼夜不停。这个总投资1.4亿元的铜冶炼渣综合利用升级改造项目,正见证着当地营商环境优化释放的“加速度”。作为盛海化工2025年战略转型的关键工程,项目启动之初便获得多部门精准护航,南楼经济开发区主要领导一线调度,组建专班全程跟进审批流程;营口市大石桥住建部门提前介入勘探质检环节,审批时限压缩10余天;创新聘请3名专家驻场指导规划论证,同步加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办理,并为矿山量身定制绿色升级方案,助力企业成功获颁绿色矿山资格证书。
“从政策解读到审批提速,各部门实打实解决了我们的卡点!”企业负责人感叹。通过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大石桥市破除传统审批“串联梗阻”,变“企业跑腿”为“数据联动”——优惠政策精准送达、专家资源主动下沉、瓶颈问题现场攻关,实现项目“拿地即备战、开工即冲刺”。目前,项目基础开槽与设备浇筑24小时连续作业,首批设备采购订单已突破5000万元,为地方循环经济产业再添新引擎。目前,工程项目顺利开展、有序工作,基础开槽、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灌全天24小时施工,铜冶炼渣综合利用升级改造项目全面进入生产运行阶段。
便民深耕:社区服务“破隔” 跨省通办“破界”
营口市出台新版《营口市政务服务综合窗口运行管理办法》,以“标准化+精准化”双轮驱动,升级市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规范并延伸至县、乡、村三级,构建四级贯通的“一窗通办”新格局,向阳社区成为改革生动实践样本。
改革中,社区拆除高柜台改建开放式岛台,打破物理与心理隔阂,营造“肩并肩”交流氛围;整合民政、社保等37项高频业务实现“一窗通办”,设“全科社工AB岗”保障服务不中断;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协同办理”模式,窗口从6个减至1个,居民办事平均耗时从35分钟压减至15分钟内,跑动次数缩至1次。
更值得关注的是,改革释放6名工作人员,其每周下沉网格时间增16小时,入户走访频次从每月4次提至10次,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关怀”,切实提升群众办事获得感与满意度。
跨省联动“零跑腿”。6月16日,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受理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张女士医保转移申请时,发现其《基本医疗保险信息变更表》缺失公章。按常规需退回补正,但此举将导致群众跨省奔波。为破解难题,窗口立即启动“跨域协同”机制,尝试通过全国医保协作群联系萝北县未果后,迅速转战省级渠道。多次致电黑龙江省医保部门详述诉求,该部门当日协调县级经办机构补章,萝北县通过协作群传回完整材料,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同步启动审核录入流程。
得益于两地医保部门高效协作,该项跨省业务仅1个工作日即办结,实现群众“零跑腿”。此次实践凸显营口综窗改革双重成效,为高频政务事项跨域通办提供可复制度样本,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温情守护:民生热线“破障”连心
一面印有“百姓难事速回音,热情服务暖人心”的锦旗,于5月28日送至营口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这背后,体现了市营商局高效统筹、快速响应,成功排除高空安全隐患的暖心实践。
5月8日,市12345热线接到紧急诉求:金牛山小区外墙两根无主烟囱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严重威胁居民安全。市营商局立即发挥政务服务“总枢纽”作用,启动安全生产“秒级响应”机制,统筹西市区营商局、滨海街道办事处火速排查现场。面对烟囱权属不明、拆除风险高等难题,市营商局靠前指导,滨海街道办事处主动制定“拆除+修复”一体化方案,全额承担费用聘请专业团队。在市区两级营商局动态跟进下,两根“悬顶”隐患烟囱于5月23日被安全拆除,破损墙面同步修复。
此次高效处置,是市12345热线落实节前专题部署会议要求、提升安全生产领域诉求办理质效的生动体现。事件中形成的“快速响应、跨层级联动、闭环管理”工作模式,为化解同类风险提供了样本。
市12345热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扛牢“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责任,依托热线数据资源,紧盯重点领域风险,创新运用智慧大模型技术强化分析研判和社会面巡控,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擦亮服务品牌,架好“连心桥”,让政务服务更有速度与温度。
全景图启示录:营口市这场以“微笑力”为驱动的全域政务服务变革,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的创造性转化。从“流程重塑”破壁提速,到“跨域协同”解忧纾困;从“智慧赋能”精准触达,到“主动上门”温情守护,一系列源自基层、惠及民生的“金点子”与“实案例”,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务服务现代化“营口路径”,为辽宁乃至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宝贵的基层智慧。